数学中国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4981|回复: 0

科学道路上没有便宜可捡(II)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5-3-24 17:1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科学道路上没有便宜可捡(II)

  寄望青年
  科学就该实实在在的,对就对,错就错,这是最起码的科学态度
  “好,进攻!”“啊,这回犯规了!”“哦,又进了!”昨天一早,吴文俊院士就来到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研究所看“机器人足球比赛”,这一项多次在国际比赛中拿大奖的“名牌项目”让吴老顿时像孩童般兴趣盎然,神情俱备,兴奋地当起了“足球解说员”。
  记者:您一直强调创新的重要性,并认为年轻人是创新的主体,对于年轻人搞科研您有些什么建议?
  吴文俊:思想活跃,吸收新鲜事物快,这些都是年轻人的优点,我就比不上了。不过,年轻人要注意的是要老老实实干事,科学态度要严谨。我自己走上这条道路也是经过了许多磕磕碰碰,有时都糊涂了,一发现不对头就退回来再前进,这要下苦功的,准备好吃苦头,摔跟斗吧。
  记者:难怪您说数学是笨人干的。
  蔡文(可拓学创始人,广工可拓工程研究所所长):有一句话,搞科研就要准备“敲地狱之门”,要搞科研就应不怕失败。
  记者:您有一次还向外界公布自己以前不正确的研究结果,这其中的勇气来自哪里?
  吴文俊:这没有什么,科学就该实实在在的,对就对,错就错,这是最起码的科学态度。
  不是有个笑话吗,选医生的时候要选他背后的鬼最多的那位,最成功的医生往往也是失败个案最多的。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“便宜”可捡,没有廉价的成果,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。
  记者:中国的数学研究是走得比较前的,现在也有不少的年轻人在从事这项基础研究。
  吴文俊:年轻人思想不妨开放点,不要局限在某个方面。我也有两次因为动荡而完全搞不了数学研究,一次在抗战,一次在文革。有时候我还自嘲那是我的两次“思想大解放”,不搞数学研究了,我反而有更多的时间注意其他方面的知识,现在我也很注意多方面吸收知识,年轻人眼界也要开阔些。
  记者:您说科学研究要冷清,但同时我们又需要一些中青年业务骨干担任一定的职务,这会不会是一种矛盾。
  吴文俊:的确是一个矛盾所在。像我们所的新掌门人,非常年轻,40岁左右,但每天总是这个会那个会,有很多不得不去的活动,这势必影响他的科研,但有些事情却又不得不由他来做,矛盾。希望蔡文教授能用他的可拓学来解决一下这个矛盾(大笑)。
  总的来讲,我还是觉得年轻人不要“胖”得太早,正处于上升之时给太多光环不利于学科与人才的发展。
  记者:现在还有不少年轻人都热衷于出国留学,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?
  吴文俊:我自己三个女儿也都在国外,只有一个儿子留在我身边。我所住的中关村有很多家庭都是老人留守,儿女出国,我想这是客观原因造成的。文革后,中国曾出现人才断层的现象,现在已经过去了,人才回归的现象也越来越热了。
  我想说的是,美国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人才,那是人家的经济实力摆在那里。中国形势好,大家自然都愿意回来,我认为人才外流的担忧大可不必。相反,即使中国以后发展成经济强国,我们也还要经常出去向别人学习。中国古代在数学上很辉煌,到了元明以后就衰落下去了,这其中就有闭关自守等因素。我赞成年轻人走出去,但也希望他们能学成回国,经常交流。
  老顽童
  我想玩就玩,想做学问就专心做学问
  相识的人都说,今年已84岁高龄的吴老在生活中是典型的“老顽童”:在香港,当时70多岁的他一个人跑去坐过山车;访问泰国期间,曾坐到大象鼻子上开怀大笑;有一次在澳大利亚,他“顽皮”地将蟒蛇缠在了脖子上,吓得旁人纷纷后退。
  记者: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后,一夜之间您的低调生活被打破,对待荣誉您抱什么态度?
  吴文俊: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,以前我是全副心思扑在数学上,想干什么都没人打扰,现在没办法了,想不当肥猪都不行了。(笑)
  现在我还是向往宁静的生活,科学工作就该冷冷清清的,热热闹闹对科学没好处。所以我现在也是尽量排除干扰,学术会议我尽量参加,有些应酬能推就推。
  记者:大家都说您在生活中是位“老顽童”。
  吴文俊:哈哈,我是不知道厉害,不知深浅,是“胡闹”!
  陈新:如果您太循规蹈矩的话,也许就成不了大数学家了。
  记者:这是一种生活态度。
  吴文俊:我想玩就玩,想做学问就专心做学问,没什么好操心的,杂念也少,人就老得慢吧。
  不言退
  如果65岁就退休,就不让自己创新了,那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
  吴老不老,真的,一个上午都在和不同的人交谈,接受众多记者围堵,但他始终精神饱满,步履轻松,稍不留神,也许你就跟不上他的思维了。
  记者:一直以来,社会上流传一种说法,“一个人如果在40岁之前还不能在数学上出成就,以后也就难出头了”,而您却在60多岁“抱孙子”的年龄才来从事数学机械化研究?
  吴文俊:那是西方的说法,我不赞同。我常说西方有不少科学家是“早熟早衰”,20多岁已经很了不起了,但一到60岁却又好像消失了一样。
  尽量鼓励年轻人多出成果是对的,但也不要把老一辈看死了,陈景润出名那会年纪也不小呀,再说我的老师陈省身数学家现在92岁了,还在搞创新研究呢!当时我走上数学研究这条路的时候也已经27岁了,要在40岁之前就出人头地哪有那么容易。
  记者:吴老不老。
  吴文俊:我有兴趣就会去做,至今在科学领域中,我也还有很多疑问,所以我还不想那么早死,现在不是有很多一百多岁的老人吗?有生之年我还要多试试其他的领域,我还有很多东西想搞,我的研究会朝哪个方向发展也还是未知数呢,来日方长嘛。
  如果65岁就退休,就不让自己创新了,那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?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数学中国 ( 京ICP备05040119号 )

GMT+8, 2024-5-21 00:41 , Processed in 0.071290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